访中国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创新如何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来源:2023-05-30 21:30:46    时间: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西安5月30日电 (记者 李纯)从秦岭竹叶到飞机除冰,从沙垄结构到减少风阻,从遨游深蓝到振翅苍穹,面对科研道路上的一个个难题,中国西北工业大学相关研究团队从自然中寻找科技创新的灵感,实现多项重大突破。


【资料图】

正值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创新大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之际,中新社记者来到西北工业大学,探访科技创新如何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用“竹叶”为飞机“贴膜”

在电影《钢铁侠》中,马克2型战衣的首次试飞因为结冰问题险些“翻车”。对于飞机而言,一旦机身表面积冰,轻则影响气动外形、电子传感等,重则可能造成事故甚至坠毁。飞机防除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实现飞机表面更不易结冰?西工大苑伟政、何洋教授团队师生攀登秦岭时,在白雪皑皑中看到了绿色的箭竹。研究发现,竹叶独特的表面结构正是其不易结冰的原因。从微观层面复刻叶片表面,科研团队采用仿生微纳技术,研制出具有防除冰效果的“疏冰蒙皮”。

经过冰风洞实验和高寒地区飞行实验,“疏冰蒙皮”的防除冰效果及强度、可靠性均得到验证。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冰风洞测试报告认为,这项研究“与目前公开报道的国际上同类研究相比,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更像鸟儿一样飞翔

飞机的出现实现了人类“像鸟儿一样飞翔”的夙愿。随着仿生飞行技术的发展,未来的飞行方式或将更加“像鸟儿一样”。

仿生扑翼飞行器是模仿鸟类等生物扑动翅膀的飞行方式。在微小型飞行器尺度上,这样的飞行方式具备实现更高效飞行的潜力,且具有较强的机动性。不仅如此,仿生扑翼飞行器的起降不受场地限制,更为便携、隐蔽,未来可以实现快速起飞、长距巡航等功能。

过去20多年来,西工大宋笔锋教授研究团队深耕仿生飞行技术领域,自主研制的“云鸮”仿生扑翼飞行器已通过国家专业认证机构的现场检测,单次连续飞行时间达到154分钟,创造世界纪录。团队研制的仿生扑翼飞行器在全国20余个地区完成3000余架次的任务飞行,可以在零下10摄氏度至40摄氏度、4级风及小雨雪环境下使用。

水下航行器同鱼群混游

从学校泳池到大洋深处,一条“魔鬼鱼”在波浪中扇动翼状的鱼鳍,一系列动作自然流畅,乍看之下与海中生物别无二致。这是西工大航海学院自主研发的仿蝠鲼柔体潜水器,目前已完成1025米大深度滑翔与扑翼一体推进海试。

蝠鲼又称“魔鬼鱼”,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软骨鱼类,具有流线型的扁平躯体。这种形态有利于游动推进、下潜滑行,在运动流场中能够有效借助流体能量实现更高效率的滑行运动。

“它和蝠鲼的滑翔、拍动相似程度已经接近90%。”据项目团队负责人潘光教授介绍,这款仿生水下航行器可以在海洋牧场中与鱼群混游,监视海洋牧场鱼群健康状态,还能进一步增加声学、磁学传感等载荷,对未来海洋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具有应用价值。

在沙垄上寻找“最优解”

减阻是航空航天领域长期关注的重点。通过模仿中国库姆塔格沙漠特有的沙垄结构,西工大创新团队设计出仿沙垄舌形多层分形减阻微纳结构。数据显示,该结构减阻率较此前国际报道的最好水平提高了52%,突破了半个世纪以来相关减阻技术的性能极限。

谈及为何选择沙漠作为仿生研究对象,该团队教授何洋表示,自然界遵循最小阻力原则,物质会沿着最小阻力路径运动。这说明风在通过这些地貌结构形成的路径时,能量损失最小,也意味着这种沙垄结构表面对风的阻力最小。

库姆塔格沙漠特殊的风向条件和沙垄结构为团队带来了研究灵感。“格物致知、师法自然,这或许就是大自然给出的降低风阻的‘最优解’。”团队负责人苑伟政教授如是说。(完)

关键词:

文章推荐

  • 赏传统年俗逛非遗庙会 铜官窑古镇重温传统民俗年

    中新网长沙2月6日电 (潘杏琼)在多地倡导就地过年的环境下,位于长沙市城北的铜官窑古镇景区,从1月24日至2月15日举行中国年·湖湘味·铜官

    中新网 2022-02-07
  •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

    中新网哈尔滨2月6日电 (周晓舟 记者 史轶夫)中国铁路哈尔滨局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哈尔滨铁路迎来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6日至7日预

    中新网 2022-02-07
  •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瑞雪迎春”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刘文曦)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上首设5G超高清演播室,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瑞

    中新网 2022-02-07
  • 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新春走基层)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中新网郑州2月6日电 题: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用锤子“

    中新网 2022-02-07
  • 西湖守兰人的春节美丽故事:花苞为伴 手留余香

    中新网杭州2月6日电 (记者 谢盼盼)守望花苞,这是西湖守兰人许晔的春节故事,春节正是兰花花苞开花的重要时期。  今年春节里,浙江

    中新网 2022-02-07
  •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众测
  • more+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