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相融 结合有道|今日热搜

来源:2023-06-09 08:24:39    时间:人民日报海外版

匈牙利唐人街华人学校学生林薇琪的绘画作品。  匈牙利唐人街华人学校供图

意大利罗马中华语言学校学生林万纳的绘画作品。  意大利罗马中华语言学校供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法国小熊猫学校学生林子妍的绘画作品。  法国小熊猫学校供图

对华裔青少年中文学习者来说,学习中文的过程是对中华文化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建立语言心灵家园的过程。如何让文化教学成为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华文学校一直积极探索并不断实践的课题。

国学经典纳入教学范畴

在华文学校开展中华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开设国学课程是其中一种探索路径。相关专家表示,该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实现了家长在海外追寻中华传统文化、培育智慧之根的愿望,让儿童在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的学习中,体悟中华文化的传承。

创办于2006年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孔子学校就开展了中国国学相关课程。据该校校长、加拿大华文学校联合总会会长李小琴介绍,孔子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将语言教学和文化背景教学融会贯通,旨在让学生在提升中文水平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我们学校自编了1至6册小学版国学教材以及1至4册中高年级国学教材,作为学校通用中文教材的补充。此外,全校所有中文班都开设国学课,比如,低年级班会学《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等,因为这些中国的国学经典著作读起来朗朗上口,适合孩子们吟诵。学生们对自己能读这些内容也感到自豪。”

成立于2015年的美国亚特兰大童心中华文化学校也很重视“中国国学附加课”。据该校校长周姝珺介绍,学校从成立起,中文教学衡量标准就是以国内同年龄学生的汉字认字量为参照,另外增加国学课、文言文、书法等课程。“我们的学前班启蒙教学是中国古诗,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每节课都有定量的国学附加课,如一年级的学生会接触到《三字经》和《千字文》,二年级的学生会接触到《弟子规》和《增广贤文》,三年级的学生会接触到《论语》,四年级的学生会接触到《大学》和《中庸》。此外,到了中学,还会开设文言文以及将文言文译成英文的相关课程。这些做法获得了家长的认可。”周姝珺说。

开设文化课的多元探索

除了将中国的国学经典著作纳入教学范畴,不少华校在开展中华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出适合自己学校的方式,可谓百花齐放。

澳大利亚悉尼华夏文化学校在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的探索过程中采用的是“文化引导语言”的教学方式,即以文化教学的需要及语用文化的有效分布来规范和设计语言教学的路径及教学资源的取舍。“这样,文化将尽可能地全面融入中文教学的体系中,并与语言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课堂更有活力、更有趣味、更有美感。”该校校长张晋说。

美国西雅图同乐中文学校的创始人李碧涛告诉记者,该校从一开始就将文史哲各个学科整体纳入课程设计中。“2016年,我们提出把中文听力纳入中文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外听评书,这既兼顾了中文教学中‘听’的能力的提升,同时让学生从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评书中获取文化信息。”

在一张介绍同乐课堂教学内容的图片中,可以看到包括“字里藏意、经典文化、诗词古文、地理文化、节日节气、文化短语、历史文化、语文常识、主题文化”等内容。“文化类的教学内容比重不小,有些教学内容是创新性的。而且我们的自编教材已达85本,包含汉字、短语、国学经典、阅读、节日节气、朗诵等,也很注重文化方面的内容。”李碧涛说。

比利时欧华汉语语言学校采用配合教材适时加入中华文化元素的教学模式,比如开展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品尝月饼、包饺子等活动。“学校每年还会举办中国日,组织以班为单位的文化表演,形式多样,有唱歌、相声等。”该校校长王肖梅说。

英国伦敦普通话简体字学校也开设了众多文化课。“这些课程包括书法课、国画班、美术班、乒乓球班等,学生反响不错,学习人数在逐渐增加。”该校校长廖秀琴说。

文化活动辅助中文教学

据廖秀琴介绍,从2021年到目前为止,伦敦普通话简体字学校参与或组织的与中华文化类相关的活动有60多项,成了文化教学的有力补充。

像伦敦普通话简体字学校一样,积极参加中华文化类的相关活动已成了多数华文学校的必选项。

创建于2004年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发展迅速,目前已拥有6个校区,年级涵盖幼儿班、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人数近3000。在该校创始人麻卓民看来,学校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与学校在课程设计上以增进学生学习兴趣分不开。“我们除了每天开设4节中文课之外,还开设如朗诵、书法、绘画、手工、数学、演唱、舞蹈、乐器演奏、武术等兴趣课,其中不少与中华文化相关。此外,我们每年都会举办一些大型文艺演出活动,这些都极大地增进了孩子们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麻卓民说。

法国小熊猫学校也开展众多文化教学课程和文化活动。“中国书法课不仅教授用毛笔书写,也会加入中华文化介绍;学生积极参加“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全球华语朗诵大赛、中华文化大乐园等活动。”该校校长罗坚说。

说到组织和参加中华文化相关的活动,不少华校负责人都能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不论学校规模大小、学生人数多少。因为在他们看来,参加类似活动是学生理解中华文化有效而快速的途径,也是在尽可能地为学生搭建实践中文并取得成就感的舞台。

正如来自加拿大的一位华裔学生的家长所说:“孩子很喜欢这些活动,因为形式有趣,甚至能到祖籍国实地看看,这些都是课堂知识学习代替不了的体验。参加这些活动也激发了孩子学习中文的兴趣,形成了良性循环。”(本报记者 赵晓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6月09日 第11 版)

关键词:

文章推荐

  • 赏传统年俗逛非遗庙会 铜官窑古镇重温传统民俗年

    中新网长沙2月6日电 (潘杏琼)在多地倡导就地过年的环境下,位于长沙市城北的铜官窑古镇景区,从1月24日至2月15日举行中国年·湖湘味·铜官

    中新网 2022-02-07
  •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

    中新网哈尔滨2月6日电 (周晓舟 记者 史轶夫)中国铁路哈尔滨局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哈尔滨铁路迎来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6日至7日预

    中新网 2022-02-07
  •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瑞雪迎春”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刘文曦)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上首设5G超高清演播室,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瑞

    中新网 2022-02-07
  • 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新春走基层)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中新网郑州2月6日电 题: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用锤子“

    中新网 2022-02-07
  • 西湖守兰人的春节美丽故事:花苞为伴 手留余香

    中新网杭州2月6日电 (记者 谢盼盼)守望花苞,这是西湖守兰人许晔的春节故事,春节正是兰花花苞开花的重要时期。  今年春节里,浙江

    中新网 2022-02-07
  •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众测
  • more+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