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八门拳:闪耀西北“小”拳种 每日速递

来源:2023-06-11 01:25:42    时间:新甘肃

刘克忠在练习八门拳中的“高家枪”。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王宇晨

“咏春拳。南方小拳种,一代三五人,小得不能再小。”在几年前上映的功夫片《师傅》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一句不到20个字的话里,讲述了咏春拳发展初期的艰辛苦难。


【资料图】

放眼我国,拳法众多。除了刚才提到的咏春拳外,还有闻名遐迩的少林功夫、武当功夫、峨眉功夫,以静制动的内家拳、广为流传的太极拳、形神兼备的形意拳、惟妙惟肖的象形拳、放长击远的长拳等。同样,位于西北内陆的兰州,一套拥有厚重历史文化的拳法在这里生根发芽,影响辐射西北五省——这就是兰州八门拳。

近日,记者见到了兰州八门拳第五代传承人刘克忠,听他讲述这套古老拳法的传承故事。

八门拳拳谱。

【流落西北老拳师 传下这套拳】

“八门拳以三国诸葛亮的‘八阵图’为创拳依据,因拳打体、生、伤、死、惊、杜、景、开八门,故名。”刘克忠说。

据有关资料记载,八门拳始创于明代,历史悠久。流传于兰州市西固区的八门拳,始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当时有一位名叫常燕山的河北沧州武术家来到甘肃,以传授八门武艺为生。兰州地处西北边陲,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因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当时那种环境也造就了西北人尚武、强悍的民风。

“西北人学武、习武、重武,一方面强身健体,另一方面还可看家护院。甚至在发生战事时也能参军作战,保卫家园。因此,八门拳很快在这里落户生根。”刘克忠说。

八门拳拳谱。

传至第四代时,刘克忠的祖父刘金祖结合了第三代刘乃孝、刘乃明两位武者的拳法后,又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了刘克忠以及几位徒弟。

谈及八门拳的特点时,记者却得到了不一样的答案。在印象里,北方人待人处世豪爽,做事开朗,因此北方拳承载了西北人独特的性格,拳法上常用砸、崩、捶,出手也强调抡、冲、撞等,形成了“大开大合”的特点。

八门拳却截然相反,刘克忠告诉记者,八门拳讲究手法不能开展、门户不可大开、脚下钉步歪拐、手上翻搌跌打、手眼身法步紧密结合、技击方法独特,在发力上也不似北方拳那样硬攻刚劲。“捷路进,快如风。”说话间,刘克忠一拳击出,展挂风声。这,便是八门拳“刚柔并济”的一面——在出击路程上以最短的途径直击对手,攻击明确,快如闪电;在战略上不死搬硬套,讲究“随心变”,观察对方的攻击方式而采用相应的方法,逼对方出现空门;在战术上讲究“乱点兵”,一旦得手,就不再考虑平时所练习的各类动作,使用最有效的方法,给对方以直接打击,充分体现一个“乱”字。

刘克忠小时候和祖父学习八门拳刀法内容。

【继承前辈衣钵 打出自己风格】

刘克忠师承八门拳第四代传人,祖父刘金祖一生致力于八门拳的推广,多次荣获国家级的多项荣誉,为八门拳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岁时,刘克忠就跟着爷爷开始训练,下腰遛腿,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学习八门拳的基本套路。长年累月的积累,让刘克忠练就了一身好功夫。16岁时,家门口开了一间跆拳道馆,带着好奇,他开始了跆拳道的学习。这让他对于在实战中步法的灵活运用,并保证充分发挥腿的威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两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克忠和一名练习泰拳的朋友进行了一场实战练习。

“对于泰拳的了解之前只是在电视中看到得较多,但是生活中并未真正意义上有过接触。”刘克忠说。

八门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那一次的比试,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了传统功夫不仅需要学习延续,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良演变,博采众长才可以走得更远。”

也就是从那时起,刘克忠在练习八门拳的同时,又和朋友学习起了泰拳的格斗技巧,将其中的拳、腿、肘、膝的运用同自身所学结合起来,对八门拳原本拳法进行了改良。在之后的一些年里,刘克忠又先后学习了自由搏击、巴西柔术等多种格斗技巧,将其中的精华部分学习转为自己所用。

“打出自己的风格,也要玩出不一样的花样。”如今,年近30岁的刘克忠已经过了打擂台这类专业比赛的黄金时间,转而变为一个专心研习传统武术的研习者。尽管如此,在刘克忠的心中,对于传统武术的发展,依旧有着自己深深的执念,并且为之奋斗努力。

刘克忠和徒弟练习八门拳。

【拳脚棍棒枪 我有了一个小徒弟】

2023年5月11日晚,刘克忠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直播链接。打开链接,镜头里两个人正在认真演练着一招一式。

“出拳姿势要干净利索,不要拖泥带水。”

“脚下步伐动则轻巧灵快,立则沉稳扎根。”

“六合枪、八门棍,一招一式都要力求做到规范,习武不能只要刚刚好。”

……

“虽然八门拳以拳为名,但涉及范围还包括混元刀、高家枪、六合枪、炮棍、八虎棍等多种器械,深得百家武学精髓。”在直播演练过程中,刘克忠脚下盘带稳健,手中各类器械使用娴熟,毫不掩饰地将自己所学展示在网络平台。旁边的年轻人或皱眉稍加思索,或点头表示理解。

但是,直播间的人不多,偶尔会进来一两名观众,又很快退出。演练到一半时,一名网友发问:“这是什么武术?传统武术还有人学吗?”

“这是兰州八门拳。有!这是我的小徒弟。”刘克忠不假思索地回答。

练武要吃苦,还要有天赋。在练习武术的这些年里,刘克忠一直坚持着这个念头,平日里,虽然在西固区的几所学校或者利用周末的时间在传习所教授八门拳,但是真正愿意去吃苦的人却不多。

新布置的室内练习场地。

一年前,在机缘巧合之下,关博文经人介绍后正式拜师刘克忠。在拜师之后,很快便学会了基本要领。自此,从清晨的格斗训练,到下午的套路练习课,再到傍晚的巩固练习,师徒二人开始属于他们自己的“修行之路”。

有了小徒弟,但是刘克忠心中还是有一个“小揪揪”——关注度不高、传承人缺失。这两个问题,始终是刘克忠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2022年6月16日上午,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八门拳”西固区传习所揭牌仪式在柳泉镇东坪村文体广场举办。

“兰州八门拳”西固区传习所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的成功举行,让用地场所得以解决。

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推动这门传统武术走出去,却依旧是刘克忠需要直视的困境。

“场子有了,但是让我们的传统武术更好地发扬下去,就需要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共同推广。同时,作为一名武术工作者,我们更需要适应时代潮流发展,汲取传统武术中的精华部分,融合百家精髓,推陈出新。”刘克忠说。

编辑:马少华责任编辑:孔令定

关键词:

文章推荐

  • 赏传统年俗逛非遗庙会 铜官窑古镇重温传统民俗年

    中新网长沙2月6日电 (潘杏琼)在多地倡导就地过年的环境下,位于长沙市城北的铜官窑古镇景区,从1月24日至2月15日举行中国年·湖湘味·铜官

    中新网 2022-02-07
  •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

    中新网哈尔滨2月6日电 (周晓舟 记者 史轶夫)中国铁路哈尔滨局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哈尔滨铁路迎来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6日至7日预

    中新网 2022-02-07
  •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瑞雪迎春”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刘文曦)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上首设5G超高清演播室,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瑞

    中新网 2022-02-07
  • 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新春走基层)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中新网郑州2月6日电 题: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用锤子“

    中新网 2022-02-07
  • 西湖守兰人的春节美丽故事:花苞为伴 手留余香

    中新网杭州2月6日电 (记者 谢盼盼)守望花苞,这是西湖守兰人许晔的春节故事,春节正是兰花花苞开花的重要时期。  今年春节里,浙江

    中新网 2022-02-07
  •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众测
  • more+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