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资讯!历史上各朝和亲都用“假公主”,为什么唯独清朝不能偷偷换人呢?

来源:2023-06-13 09:53:43    时间:韩信

古时候,一些国家的君王为了安抚周边的蛮夷小国、番邦部落,经常会将皇家公主送过去和亲,以显示泱泱大国对邻邦统治者的和平诚意。绝大多数和亲公主远嫁异国他乡后都言语难通、情志不畅,因此她们的结局往往都不太好,基于这种考虑,历史上很多国君便在和亲公主的“人选”上动起了脑筋、做起了手脚。

据史料所载,历史上绝大多数和亲的公主都不是君王的嫡亲血脉,也就是说,那些真正嫁到番邦异国去的都是“假公主”。


(相关资料图)

而到了清朝,大清皇帝所指定的和亲公主竟都是自己的亲生骨肉,清朝的皇帝们之所以这样做并非是不疼惜自己的女儿,实际上他们有另一番贴合实际的巧妙打算。

古代和亲公主的使命——用身份和青春当成维系双边关系的纽带

熟悉历史人都知道,古代有很多被君王送去异国番邦以完成和亲使命的公主,她们的嫁妆丰厚无比、排成长龙,和亲的队伍锦衣华服、浩浩荡荡,处处都显示出一个大国的国威和鼎盛,也看得出封建帝王对和亲一事的极大重视。

和亲,其实又称为“和蕃”或“和戎”,意指中原的王朝统治者和周边国家、番邦异族为确保双边关系和平稳定而达成的政治联姻。中原王朝利用婚姻关系与邻国边疆的族长、首领、王侯结亲和好,基本上都是因为难以在战场上力压敌军、无力持续迎战而促发的“两国和亲”这种历史事件。因为和亲具有浓厚的妥协及求和的意味,所以,很多中原王朝都要通过付出很多资财物力、牺牲本朝公主的婚姻幸福来换取暂时的罢战息兵、安宁和平。

据史学家追溯寻源,确认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证可查的和亲事件乃是汉高祖刘邦时期与匈奴国的和亲之举。当时,刘邦无法在武力上抗衡屡屡来犯的匈奴,于是大臣刘敬便提议将吕后所生的鲁元公主送到匈奴去和亲,这样一来或许几十年后,冒顿单于的子孙后代都有了汉室的血统,也就会对汉朝敬重臣服、不再挑起两国战争。

然而,最终因为吕后不舍得唯一的女儿远嫁异国受苦,只好在后宫中找了一个姿容俱佳的宫女冒名顶替了鲁元公主完成了和亲使命。

自从汉朝出现了正规的和亲国事活动,之后的隋、唐、宋、元、清,也就是除了明朝以外大体上各朝各代的史籍均记载了皇室与番邦异族和亲的事件。

无数史实证明,古代和亲公主们的使命无比艰巨,她们遵从着国家的安排、帝王的旨意“嫁”到陌生的地方,将自己的青春、肉体以及被冠以的“特殊身份”做筹码,努力忍耐着周遭难言的一切,只为了不负众望、希望能够成功化身为维系两国关系的结实纽带。

古代的和亲公主往往都以“假公主”居多

最开始,那些被送去和亲的皇室真公主们大都因难以适应异国他乡的风俗和人文、饮食及环境,出嫁后不是瘦削憔悴便是郁郁寡欢,经常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身亡他乡。噩耗传回中原帝都,这些真公主的父皇和母妃都痛心不已、涕泪涟涟。

其余少数能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委曲求全般地生活在番邦异国的和亲公主基本上也都没办法正常诞育后代——对于异族而言,若和亲公主诞下子嗣而且那个孩子还比较优秀,则有可能抢夺王位、威胁本邦本族的血统和未来。

因此,番邦异族的首领几乎不会宠爱前来和亲的中原公主,只是把她好好地供养起来,使其不挨饿、不受冻、不生病,也算对中原的君王和皇室表示尊重和敬畏。

后来,中原王朝的谋士们向君王献出了一个新主意:不必再拿皇家金枝玉叶去完成和亲使命,只需物色到一个相貌较好的姑娘,赐其公主的头衔名号,然后让这位“假公主”代替“真公主”去和亲也就是了。

于是乎,以汉武帝时期的解忧公主、汉景帝时期的隆庆公主、汉元帝时期的王昭君为代表的十余位姿容美丽的女子都成了汉朝真公主的“替身”,后来还有唐代17位和亲公主、元朝39位和亲公主以及清朝近80位和亲公主纷纷为国为民而踏上了和亲之路……她们肩负着联姻的重任、和亲的使命,在韶华灼灼的年纪忍受着离开至亲、孤而无依的苦涩滋味留在了异国他乡,为的就是两国能够罢战息兵、和平亲近。

和亲的“假公主”往往有三种来源:一是宫廷内的宫女,二是皇室宗亲家的女儿,三是贵族臣子家的女儿。奉旨和亲的“假公主”出嫁后离家万里之遥,即便生活得不如意也只能忍气吞声,因此,很多和亲公主都命运凄惨,极少会有幸福与快乐可言。

历史上和亲多数是用“假公主”,为何唯独清朝不能偷偷换人呢

回望历史,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用“假公主”去替换金枝玉叶来完成和亲任务的史实。然而在清朝,所有的和亲公主均是真真正正的帝王骨血,换句话说,大清帝王言出必行,并没有用其他女子来代替自己的女儿去做“鱼目混珠”之事。那么,这背后又有何等深意呢?

原来,清朝是由满族人所建立的王朝,在清朝建立初年,入主了中原的满族与身在边区的蒙古族休戚与共、同气连枝,他们为了能够互相倚靠、互相借力,便保持了长达3个世纪的通婚、建立了世代姻亲关系。

双方族人通婚数十年后,满蒙联姻就成为了大清的国策,同时这也是所有大清皇帝以及皇室子弟的责任。

满蒙联姻就是满蒙和亲,他们的这种通婚联姻方式目的在于维持“满蒙联盟”的稳固和长久,对于做了大清国皇帝的满族人来说,他们非常希望能用自己的至亲血脉与蒙古族人进行互融互通,如此一来,“满蒙联盟”就会世世代代固若金汤,更利于大清的繁荣富强和长久发展。

因此,清朝皇帝是实实在在地希望能够与蒙古部落进行和亲联姻,不但皇帝、王孙贵胄会迎娶蒙古贵族女子成婚,就连大臣也纷纷迎娶蒙古的贵族女性——而这恰恰就是清朝和亲从不偷偷换人的真实原因。

除了清朝以外,和亲公主们的命运大都十分悲凉,可她们出嫁后的的确确为国家平衡政局、安邦定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可说到底,用弱女子和亲的方式去换取国与国之间暂时的和平与安定并不算光彩,它是那个战争时代的无奈选择、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盛与否的关键标志。

关键词:

文章推荐

  • 赏传统年俗逛非遗庙会 铜官窑古镇重温传统民俗年

    中新网长沙2月6日电 (潘杏琼)在多地倡导就地过年的环境下,位于长沙市城北的铜官窑古镇景区,从1月24日至2月15日举行中国年·湖湘味·铜官

    中新网 2022-02-07
  •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

    中新网哈尔滨2月6日电 (周晓舟 记者 史轶夫)中国铁路哈尔滨局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哈尔滨铁路迎来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6日至7日预

    中新网 2022-02-07
  •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瑞雪迎春”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刘文曦)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上首设5G超高清演播室,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瑞

    中新网 2022-02-07
  • 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新春走基层)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中新网郑州2月6日电 题: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用锤子“

    中新网 2022-02-07
  • 西湖守兰人的春节美丽故事:花苞为伴 手留余香

    中新网杭州2月6日电 (记者 谢盼盼)守望花苞,这是西湖守兰人许晔的春节故事,春节正是兰花花苞开花的重要时期。  今年春节里,浙江

    中新网 2022-02-07
  •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众测
  • more+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